纪念“两路”建成通车70周年:天上的兵站

探秘318川藏线“醉”美川西 每一帧都是屏保

昌都市:高原新“风光”

德格县:“文化德格”的流动盛宴

“两路”精神:跨越天堑的永恒丰碑

70年来,一代代交通人扎根高原大地,矢志艰苦奋斗,在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雪域高原上,不竭诠释着“两路”精神内涵。【详细】

一名退伍老兵和妻子的约定

距离唐古拉山口约40公里的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兵站,这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兵站。【详细】

易贡茶场:门前老茶发新芽

易贡茶场,西藏第一块规模种植的茶田。全球海拔最高的有机茶叶生产基地。【详细】

西藏这千年工艺再“出圈”

沿国道318线,出拉萨以东70余公里,是墨竹工卡县。墨竹工卡县有一枚西藏人尽皆知的标签——塔巴陶艺。【详细】

西藏各地共绘多彩“丰”景

      9月22日,农历秋分时节,也是第七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连日来,我区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,共庆丰收,共享喜悦。【详细】

同望一轮明月 共度传统佳节 西藏各地举办多彩活动庆中秋

      来自全市各族各界的200余名干部群众代表参与活动,大家欢聚一堂共话民族团结、共庆传统佳节。【详细】

藏东大地上的精灵

      调查统计,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庇护区马鹿的密度约为1.58头/平方公里,种群数量在1800头摆布。【详细】

探访西藏边境学校: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情

      在西藏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,六年级2班的学生们正在学习民族团结知识。每当达娃玉珍老师提出问题,学生们都踊跃举手抢答。【详细】

西藏各地共绘多彩“丰”景
同望一轮明月 共度传统佳节 西藏各地举办多彩活动庆中秋
藏东大地上的精灵
探访西藏边境学校: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情
AI动画 | 70年前打通“天路”的老照片动起来 !“两路”精神永不褪色

AI动画 | 70年前打通“天路”的老照片动起来 !“两路”精神永不褪色

      【详细】

向云端·钩沉丨寻访川藏公路的第一座隧道

      【详细】

关丙胜:青藏公路给河湟地区带来巨变

关丙胜:青藏公路给河湟地区带来巨变

      关丙胜通过青藏公路建设的创举更能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大,感受到“两路”精神的传承和发扬。【详细】

伟色大叔讲着川藏线70年的故事
闫朝武:我的援藏365情怀
要传承好青海公路人的“两路”精神
退伍老兵李启盛的心愿
甘当通衢大道的铺路石
国道317线在这里进入西藏 金沙江畔的岗托村
看,离太阳比来的光伏站

传承弘扬“两路”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

      川藏、青藏公路以“路”为媒,串联起沿线各地区的区域资源,成为联系和沟通各族人民的“连心桥”。【详细】

让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

     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、继承、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,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之魂。【详细】

弘扬“两路”精神 争当保障先锋

      默默守望着青藏公路,这是为了纪念和缅怀当年舍生忘死修建青藏线的先烈们,也代表着所有建功西部、扎根高原的军人们。【详细】

【地评线】“两路”带动大发展

      “两路”沿线进出藏游客络绎不停、来往车辆川流不息,真正实现了“人享其行,物畅其流”的美好愿景。【详细】

我们为什么要行走川藏线?

      70年前,10多万筑路大军劈开悬崖、征服险川,在“人类生命禁区”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,将“世界屋脊”与“天府之国”连通。【详细】

川藏情深,金沙江畔琴声悠扬
从新旧两座大桥 看川藏公路变化
“繁星”点亮青藏线
“三顶帐篷”下的医者仁心
藏红花 “安家”日喀则
“蔬”写产业新篇

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 法律声明 丨隐私庇护丨办事协议丨 广告办事

备案号:藏 ICP 备09000733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藏)字第00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办事许可

制作单位:中国西藏新闻网 地址: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 邮政编码:850000

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